来源: 日期:2016-04-09
光明网苏州4月7日电(记者苏雁 通讯员胡文俊 钱叶飞)永联村位于江苏张家港南丰镇,2006年起,永联村投资20亿元,拆迁田间地头3600多户人家,建设了永联小镇,推动村民集中居住,形成了可容纳3万人居住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总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6000人。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永联村老龄工作出现了社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养老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需求发生变化等一些新特点、新问题。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让老年人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安享幸福晚年成为永联村的新课题。为此,永联村积极探索,发挥集体资本优势,统筹各类社会资源,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养老为支持的多重方式为一体社区养老新模式。
发挥集体资本优势,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为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养老体系,永联村发挥集体资本优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以新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改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一是建设高标准老年公寓。建设了1167套高标准老年公寓,每套面积约为100平米,老人只需缴纳24000元押金则可终身免费入住。老年公寓的建设让老年群体有了更加独立自由的生活空间,避免了与子女共同居住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时也为集中发展养老事业夯实了基础。在老年公寓设计过程更注重人性化,老年公寓建设在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小区内,距离最远不超过1公里,便于子女经常看望。尤其是永联小镇5幢小高层老年公寓,根据老年人生活习性,每个楼层八户家庭,每个楼层均有一条宽敞的公共走廊,方便老人“串门”。 二是弘扬尊老敬老风尚。“百善孝为先”。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设置“文明家庭奖”,将尊老敬老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考核指标,引导居民将尊老敬老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开展“亲情关怀 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活动,依托《永联村讯》、宣传栏等大力弘扬尊老文化,唤起子女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之心,每周探望老人,与老人一起进餐,帮助老年整理家务等。通过实施“小手拉大手”活动,利用周末、暑期夏令营等组织社区中小学生走进老年公寓,开展各类为老服务,并通过他们带动父母走进公寓关爱老人,让老人们享受更多的亲情关怀、家庭温暖。三是建立信息化养老体系。依托“智慧永联”建设,积极探索以信息化为手段的“智慧养老”体系。为有需求的老人免费安装一键通,实行24小时接听服务制度,老人不出家门只要轻轻一按,在十五分钟之内就有人上门服务。同时开发了综合性老年人“智能腕表”,对老年人心跳、血压等重要健康指标以及老年人所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此外在医疗保障方面,注重医防结合,在老年公寓内建设了“自助体检屋”,能够对老年人基本健康情况做到及时跟踪,真正做到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坚持多措并举,搭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真正做到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满足各种需求。永联村注重整合各种层面的资源,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内涵。一是丰富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了占地2000多平米的爱心互助街,共生活互助、学习互助、健康互助、娱乐互助四个功能区,其中根据老年人生活需求设置了棋牌室、谈心室、器乐室、老年助理餐厅、放映室、台球室、健身房、亲情浴室等为老服务场所,并通过爱心互助体系建设推动活动场所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先后开展了心理慰藉、健康讲堂、乐器培训、权益保护、健身服务等项目,极大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二是建立“以老助老”互助体系。在老年人集中区内,根据居住老人情况不一,通过整合挖掘老年资源,大力开展“以老助老”邻里互助体系建设,成立了一支以老党员为主的邻里互助服务队,每个楼层配备了一名志愿者,平时开展日常走访、心灵慰藉、代办业务等服务,记录好日常老年人身体情况并及时反馈给社区以及老年人家庭。大力弘扬邻里互助的文化,通过举办“楼道恳谈会”、“邻里百家宴”、“老年健身节”等活动,鼓励更多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大家庭,形成自己的活动圈子,用沟通和交流取代“宅”在家里的苦闷,让他们共享幸福晚年。三是注重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丰富文化大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味,又是永联村养老一大特色,配套建有文化活动中心、永联戏楼等,基本保证天天有文艺演出,一周放映两次电影,每月举办数场高层次、高质量的演出。经常有国家京剧院、朝鲜国立杂技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上海越剧团等不同类别的知名艺术团体的精彩演出上演,让老年人不出村子就能接受高品味、高层次文化的熏陶。此外永联村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成立了社区老年大学,定期开展手工制作、烹饪、老年保健、电脑扫盲等班级。成立“老来乐”健身俱乐部,形成了太极拳、太极剑、柔力球、腰鼓、功夫扇等多支健身队伍队伍,并根据老年人需求定期聘请专业教练对老年人进行培训,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成为老年人生活主导。
整合区域资源,推进社会化养老模式
养老工作是复杂的社会化大工程,必须依托社会化、市场化等多种力量参与,才能形成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养老氛围。一是壮大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集区域资源,分别成立了“五老”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服务队、社工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团队。“五老”志愿者协会坚持“以老养老 以老助老”的工作原则,成立健身服务队、文艺宣传队等为老服务队伍,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组织老年人参与文艺排练、活动演出、健身活动等,让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走出家门 共享阳光”活动,与行动不便老年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定期组织帮助他们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活动。永钢集团各党支部在党员带领下定期送服务进公寓,利用特长开展家电维修、卫生保洁等活动,极大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二是拓展为老服务项目。为真正满足社区老年人不同层次生活需求,永联村积极利用专业社工方法开发为老服务项目,形成了一整套涉及老年人生活起居、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完善的项目体系,包括“温暖送餐”(每天为村里50多名孤寡老人开展送餐服务)、“爱心剪刀”(为80周岁以上以及生活不便老人开展免费上门理发服务)、“爱心读报”(每周两次为老年人开展读报服务)等。通过项目化的运作,确保服务的常态化和质量的专业化。三是推进日间照料服务市场化运作。因大部分子女白天上班,无暇照顾老年人。为最大限度满足社区老年人需求,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永联村成立了民办非盈利性企业----和风社会工作事务所,并以此为孵化器引进培育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团队,吸收社区“4050”人员以及“零就业”家庭成员,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后,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低偿服务。目前主要开设了日间照料、家政保洁、养老护理、家庭保姆等服务项目,成为了永联村完善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
“城乡一体化,农民更幸福”。通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永联村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居家养老为主的较为完善的社区养老体系,永联村的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养有所优,不仅享受到了城镇化的优质养老服务,更享受到了传统农村的养老特色—亲情、邻里情。
原文地址:http://difang.gmw.cn/sunan/2016-04/08/content_19623964.htm
上一篇:志愿咨询服务
下一篇:品江鲜美食 游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