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永联村官网!

走进永联

WALK INTO YONGLIAN

永联之路

永联村,也叫七零圩,5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沙滩,40多年前,这里还是全县最小最穷的一个村,直到1978年,吴栋材书记被派到永联任职,加上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永联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从此走上了工业化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今天的永联村,由穷村变富村、小村变大村、传统乡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农村,成为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的样本。

围垦建村

1970年-1978年

走上工业化

1978年-1993年

推进城镇化

1993年-2006年

建设现代化

2006年-至今

  • 围垦建村

    1970年2月,沙洲县组织近2000名民工在长江滩涂上围垦土地1175亩,称为“七O圩”。

    1971年4月4日,将南丰、兆丰、鹿苑和大新4个公社的255户、692人迁入“七O圩”,成立南丰公社23大队,开启了永联村的新纪元。

    1978年7月21日,吴栋材同志被南丰公社派到永联村任第五任党支部书记、第七任工作组组长。

    1978年12月2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给永联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由此永联村走上了改革开放、乡村振兴之路。

    1978年底,永联村在吴栋材的带领下,打破“以粮为纲”的禁锢,利用低洼地开挖鱼塘50亩,填高低产易涝农田95亩,第二年实现鱼粮双丰收,为永联村挖到了“第一桶金”。

  • 走上工业化

    1978年底-1984年5月,永联村陆续创办了白铁冷作厂、枕套厂、玉器加工厂、水泥制品厂等七个作坊式加工厂,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1978年,23大队实现工业产值5.38万元,利润2440元。

    1984年初,苏南地区农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成为现实,永联人敏锐察觉到,农民建楼房需要大量钢筋,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永联村克服县冶金局批复“无米之炊,不予办理”的障碍,与南丰供销社合资联营,自筹资金30万元,从浙江湖州锁厂购买一套二手轧机,办起了轧钢厂,走上“轧钢富村”的道路。

    1984年8月,沙洲县永联轧钢厂(简称永联轧钢厂)建成,标志着永联村工业进入以轧钢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时期。

    1984年8月20日,轧钢厂200轧机投产使用。

    1985年,永联村关停七个小厂,集中财力、人力、精力发展轧钢厂。当年产值达1024万元,一举跨进全县十个富裕村行列。

    1985年,永联村被沙洲县授予“千万元村”奖牌。

    1986年2月,轧钢厂230(轧机)车间建成生产。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永联村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扩大产能、革新技术,并以永联轧钢厂为主体组建成立江苏永钢集团,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1992年,永联村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被张家港市委政府授予“亿元村”称号。

    1992年9月,永联轧钢厂从北京科技大学引进国内先进的530生产线。

    1993年4月8日,永联村建成110千伏变电所,为张家港市首个村级变电所。

    1993年4月18日,530生产线建成投产。

    1993年12月28日,永联村以永联轧钢厂为主体组建江苏永联钢铁集团公司。

    1995年2月,永钢集团650轧钢生产线建成投产,通过自主创新,在轧钢行业开创“一火成材”的先河。

    1997年,永钢集团跻身全国黑色金属压延加工业中乡镇企业前三甲。

    2002年8月16日,永钢集团百万吨炼钢项目一期工程奠基。

    2002年8月16日,永钢集团百万吨炼钢项目一期工程奠基。

    2003年7月28日,永钢集团举行炼钢项目投产暨百万吨高速线材项目奠基仪式,永钢集团从此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2005年9月3日,永钢集团为解决物流瓶颈建成永泰码头。

  • 推进城镇化

    1993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永联村大批农户拆迁开始集中居住,同时工业不断集聚外来人口,推动了永联城镇化建设。

    1993年11月18日,永联影剧院建成启用。

    1995年4月,永联第一座集贸市场开业。

    1995年7月1日,永钢百货商场开业。

    1995年9月13日,为带动周边村庄共同致富,同时给永钢的发展提供空间,张家港市政府决定,将永南村和永新村并入永联村。在随后的十余年,永联村又进行了四次并村,并入永丰、和平、东华、东胜4个村的部分村民小组。

    1996年3月,永联学校建成启用,涵盖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3个阶段。

    1996年10月8日,永联卫生院开业,是张家港市首家村级卫生院。

    1997年11月8日,总投资1500万元的永钢大道正式通车。

    1999年4月1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考察永联村,称永联村为“华夏第一钢村”。

    2002年,永联村对新并入的永南村和永新村实施拆迁,为安置拆迁村民,规划建设新的居民小区。

    2005年底,永联社区拥有1600户居民。

    2006年,永联村借助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优势,抓住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试点的机会,拆迁了散居在田间地头的3000多户村民,累计投资30多亿元,按照城镇化、现代化标准建设占地1000多亩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钢村嘉园。

    2006年11月28日,永联村民委员会举行钢村嘉园一期分房仪式。

  • 农业现代化

    2006年,永联村以每亩1300元标准,将村民手中8000亩耕地的承包经营权统一流转到村集体,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先后建成4000亩苗木基地、3000亩粮食基地、400亩花卉果蔬基地、1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永联村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010年7月,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正式开园。

    2011年,永联现代粮食生产基地“三精农业系统”建成投用,实现精确信息采集、精准作物种植和精细生产管理。

    2012年,成立张家港永联天天鲜配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生鲜配送服务业务。

    2015年,成立张家港市永联菜篮农业专业合作社,围绕打造“永联菜篮”为目标,建成了蔬菜、水果种植、家禽养殖、观光采摘“百菜园”四大基地。

    2015年,成立张家港市永联米业有限公司主要开展稻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业务,注册资金500万元,设备设施先进,技术力量强大。

    2015年,永联大米成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品牌冠名商。

    2018年11月,苏州永联天天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立。

  • 新型城镇化

    2006年9月5日,永联村召开第七届村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008年1月15日,永联村建成文化活动中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2009年,南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永联分中心成立,将公安、交通、城管等执法部门派驻至永联,实现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1年4月,南丰镇永合社区在永联村成立,负责永联区域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行政关系直接隶属南丰镇政府,成为区域居民的生活共同体。

    2012年11月,永联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

    2013年1月28日,永联议事厅建成投用,成为永联村推进民主自治的重要载体。

    2013年11月5日,永联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使用,第一期共投放公共自行车400辆,设立17个取车还车点。

    2013年12月5日,永联爱心互助街志愿者联合会成立,现有志愿者2800名。

    2014年3月31日,永联村经济合作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成为永联村民以集体土地、集体资产和集体资本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经济联合体。

    2014年9月,现代化的永联幼儿园和永联小学投入使用。

    2014年10月,永联旅游景区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5年,永联村启动“智慧永联”建设。包括人房信息系统、呼叫中心、永联一点通APP、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智能系统,实现了一机通、一网通、一卡通。

    2015年4月,永联村建成全国首家村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

    2016年12月,永联村被评为“2016中国十大名村”。

    2017年4月,永联江南田园风情小镇入选江苏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名单。

    2017年12月31日,永联小学管弦乐团在张家港市保利剧院举办新年音乐会。

    2019年,对实施了15年的“家庭文明奖”实施办法进行调整,取消每人1000元的奖金,转为实施“五联挂钩”的积分制评比办法,用奖牌代替奖金,激励并引导居民见贤思齐。

    2019年2月22日,全省首个新农村5G基站,张家港首个5G基站落地永联。

    2019年10月,第十九届全国村长论坛在永联举办,本届“村长”论坛以“共建共享,文明富裕为主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村官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

    2019年12月9日,由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等5个部门共同审核认定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正式公示结束,永联村成功入选。

    2020年9月,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主场活动在永联村举行。

    2020年11月,永联村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村。

    2020年1月,吴惠芳同志当选为永联村党委书记。

    2021年4月,永联信用体系建设项目启动,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升级乡村治理能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永联村建村50周年,以“奋斗50年,奔向现代化”为主题。

  • 工业现代化

    2009年,永钢集团抓住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政策机遇,提出“一年三个样,三年再建一个新永钢”的口号,相继建设了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年产钢能力提升到900万吨。

    2011年2月,永钢集团投资建设的联峰能源装备项目奠基。

    2011年7月,永钢集团1号1080高炉建成投产。党的“十八大”以来,永钢集团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党和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一系列重大部署,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2013年2月,永钢集团举行200万吨精品棒材项目奠基仪式。“十四五”期间,致力于成为一家跨领域、跨区域、具有全球一流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