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永联村官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奋力书写好长江渔业的“保护答卷”

来源: 日期:2020-07-21

每年清明前后,是吃长江鲜的最佳时节,长江河豚赛西施、刀鱼鲜味名天下、鲥鱼珍贵又美味……多少年来,让不少食客为之着迷。但从今年1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这也意味着“长江鲜”这一曾经极大满足食客味蕾的菜品宣告退出地方特色美食的名单。而以江尾海头引以为傲的,以长江三鲜闻名全国的张家港,积极响应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奋力书写好长江渔业的“保护答卷”。


永联村离长江入海口不到200公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了“天然渔场”。从2010年起连续举办了9届的“江鲜美食节”,成为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闪亮名片,“吃江鲜到永联”也成为永联人的致富渠道之一。在永联小镇美食街,各色美食店铺林立,“吃江鲜”是大多餐饮店的招牌。“多数顾客来我们店一定会点江鲜,有的客人甚至从上海、浙江、安徽等地慕名而来。”永联小镇品鲜大酒店负责人陶卫军说道。这家酒店这个月月初刚刚将店名由“江鲜大酒店”更改为“品鲜大酒店”。一字之差,意义已然显现,酒店不再售卖“长江鲜”。


“虽然‘江鲜大酒店’这个名字陪伴了我9年,也给我带来了不少收益,但比起保护长江生态,我愿意放弃个人利益,为维护长江生态平衡贡献一份力量。接下来,我打算在经营策略上做些调整,江鲜不能卖,我可以做河鲜、湖鲜、海鲜。我相信,即使是‘品鲜大酒店’,也同样能做出特色。”对于今后的运营,陶卫军信心满满。


在永联,还有凭借捕捞收入撑起一个家的渔民、凭借一条条渔船发家致富的“船老大”。当他们听闻从今年开始禁渔十年后,就再没下过江,再没捕过鱼。“船老大”沈国华主动结束44年“以江为家,逐鱼而行”的生活,和周边渔民一起谋划转型。现在,他还被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聘为“渔政船船长”,每天沿江巡逻,为长江生态保护贡献力量,从捕鱼者变成了护鱼者。“长江养活我们渔民祖祖辈辈,现在该是我们报答她了,我们将奋力呵护长江渔业资源,维护长江生态平衡。”沈国华表示。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永联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停掉了持证捕捞的渔业队,退渔还江,花费千万元安置渔民,并停办“江鲜美食节”,改为“乡村美食节”。各商家积极主动整改,停止采购、烹制、销售“江鲜”水产品,并动手拆除、整改包括店招牌、菜单等含有“江鲜”“长江鲜”等字样的内容。各职能部门也对辖区内各商家的整改情况进行了督查和指导。截至目前,共整改拆除含“长江鲜”等字样广告牌、店招、海报、菜单20处,发现执照和许可证名称含“长江鲜”等字样内容的商家4家,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变更名称。


“我生长在长江边、喝着长江水长大,和长江有着天然的特殊情感。”全国人大代表、永联村党委书记、永钢集团常务副总裁吴惠芳非常关注长江生态保护。他说:“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永联村对此毫不含糊。永联村要奋力书写好长江‘守护答卷’。”


长江十年禁渔,为了让市民餐桌上“鲜味”不减,市农业农村局下了一盘“大棋”。日前,该局牵手渔业研究“国字号”,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进行了战略合作。


据悉,合作内容包括开展长江水系特色养殖水产品品种例如大闸蟹、刀鱼等的养殖、繁育研究;开展河蟹、青虾、翘嘴红鲌等特种水产品的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控、新品种养殖技术培训和交流;打造建立水产品养殖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编制我市池塘生态化改造实施方案、双山岛特色水产品养殖发展规划等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开展我市渔业资源增养殖状况调查研究等。根据发展建设成效,后期淡水中心将适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定点支持我市的渔业发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技术人才、科研能力、创新发展、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我市此次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牵手合作,有利于为双方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好双山岛的独特区位优势,在培育特色品种,打造经济品牌上下功夫。”市政协副主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江表示,此次双方携手,将在长江水系特色水产品繁育、名特优水产品品种的生态化养殖和推广示范、水产品养殖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打造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助推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出处: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