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20-04-29
作为一村而言,什么是美好生活?怎样才算全面小康?永联村作出了具体注解,拿出了生动样本。
永联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于1970年长江边围垦建村,当初254户人家、700多口人、近800亩土地。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永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永联,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拥有村民11761人,村年可用财力1.6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8万元。
永联村,钢铁是她的筋骨,江水是她的情怀,小镇是她的身姿,田园是她的衣裙。在她荣誉榜上,赫然写着“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字样,村党委书记吴惠芳登上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希望的田野”彩车。
人居:乡村+城镇
鸟鸣清脆,阳光明媚,新的一天。推开窗,微风习习,景观河对面黛瓦白墙,小桥流水,花红柳绿,早起的村民在环河慢道晨跑、金手指广场健身。
永联村通过财力积累,以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试点为契机,先后投资15亿元,将生态乡村与现代城镇嫁接,将农耕文化与江南风韵相融,建设了84万平方米建筑的大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全村3600多户农民拆迁集中居住,从此,这里成了乡村里的城——永联小镇。
小镇上设有农民生活街、商业休闲街、江鲜美食街,建有永谐、永润、永锦等10个园及颐和公寓,配套小学、幼儿园、医院、农贸市场、公交首末站等公共设施,及文化广场、村民议事厅、爱心互助街、小戏楼等服务空间,为村民配设喜事厅、敬孝堂等民事场所,并辟地500多亩精心打造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为村民了提供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小镇集居住饮食、娱乐休闲、文教卫生等功能一体,是个现代化、高标准、综合性的人文居住区。“城里有的我也有,城里没有的我也有。”永联人都这么自豪地说。
产业:绿色+科技
“永联村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政策,走的是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永联村强民富,得益于永钢集团保留了村集体25%的股权,从而构建了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共富的长效机制。”
永联村1984年以“轧钢”起家,2002年筹资10亿元用341天建成百万吨炼钢项目,创冶金建设史奇迹。党的“十八大”以后,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投资60亿元,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被国家节能中心树为“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基地”,成为第一家同时获评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的钢铁企业。2019年营收750亿元,利税56亿元,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11位。
永联村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整合“天天鲜”品牌和旅游资源,组建农旅联盟,通过种养殖基地化、加工制作工厂化、配送销售网络化、美食餐饮特色化、观光体验产品化,构建农业全产业链。“鼠标种田”,农技人员坐在指挥中心点鼠标,就可以指挥整个粮食基地灌排水作业;“手机种菜”,蔬菜基地利用“物联网”技术,技术人员通过手机APP就可以远程监视、控制棚内环境。“永联大米”晶莹剔透、香软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2015年被选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指定用米。
发展乡村旅游,是永联村发展“大农业”背景下的又一个新业态,精心打造了江南田园风情、水乡农村生活的原生态游憩空间。“去年冬天我们一家三口在蔬菜大棚亲手采摘涮火锅,今年孩子说还要来。”很多家长对这种新型研学旅游青睐有加。2019年,永联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农旅业营收达2.5亿元。
生活:富裕+文明
生活富裕,精神更文明。乡风文明,在永联村看得见,感受得到。永联村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早在2004年村里就创设“文明家庭奖”,2015年成立永联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常态化开展交通、餐饮、公厕、祭祀等文明系列创建活动,现又改进了文明户考评机制,颁发文明家庭标兵户与金质、银质文明家庭户。
开办“老年大学”“社区学校”“村民夜校”,建设文化中心、喷泉广场、水幕电影,组建龙狮队、锣鼓队、舞蹈队。永联小学荷风管弦乐团,走进上海大剧院、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等知名艺术舞台。开启“智慧永联”,家家有电脑,户户能上网,人人一卡通。启动垃圾分类试运行,建设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对垃圾分类过程实时监管。定时召开社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在村民议事厅议事,推进共建共治,缩小了城乡文化差距,涌现出一批“烹饪大师”“焊接大王”“电脑高手”“拳剑教练”“舞美老师”“养花名旦”等。
建设爱心互助街,成立志愿者联合会、为民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实施“福村宝”惠民计划。秦先生做心脏移植手术,在医保报销后获补6.307万元,2019年村补助394.8552万元、2692人次。2020年永联区域参加“福村宝”项目17798人,参保率达96.3%,以较好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实施精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