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9-09-07
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李瑞)从2005年接替父亲担任永联村党委书记起,他带领着永联村从一个传统的苏南小村庄发展成现代化新农村。2015年,永联村曾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内,作为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成功案例向全世界展示。他就是2019年度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吴惠芳。
吴惠芳
永联村
接受父亲嘱托 从上校到村党委书记
吴惠芳的父亲吴栋材此前也担任永联村的党支部书记,改革开放后,他来到永联村,带头创立永钢集团,将人均年收入68元、集体负债高达6万余元的“苏州第一穷村”,打造成了村民10400余人、人均年收入28000余万元、村级可用财力近1亿元的新农村。
随着年纪增长,吴栋材将有着丰富的军旅经历和管理能力的二儿子吴惠芳锁定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父亲几番上门劝说后,吴惠芳并没有同意。
吴惠芳1980年考入军校,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九八”抗洪抢险;2002年成为驻浙某师政治部主任,拥有上校军衔。如果回农村工作仅仅意味着苦和累,对于从军二十多年的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真正让吴惠芳割舍下和部队二十多年深厚感情的,是父亲的那句“你在部队是干实事,去农村也是干实事,现在,村里更需要你。”
吴惠芳动心了。为村民做实事,带领大家过上美好生活,这不也是当兵打仗、保家卫国的目的吗?2005年,他脱下军装,回到家乡永联村加入乡村振兴“战斗行列”。那年,他向永联村所有人承诺:“要么不干,干就干好。”
打造永联小镇、农耕文化园
“炮兵的第一要务就是找到目标。”2005年,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永联村所在的张家港市是全国百强县,而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发达和城镇化最深的地区之一。
长期的军旅生涯,造就了吴惠芳决策果断与执行力强的品质。2006年,吴惠芳回村的第二年,他首先带领村民们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机会,开始占地600多亩“永联小镇”建设,让农民都住上了楼房,配齐了农贸市场和商业街、医院等配套设施。
永联小镇航拍
为了进一步促进村民就业,吴惠芳发现,守住乡村本色,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特色小镇、农耕文化园对永联村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能解决城镇化后,村中丧失就业能力的部分闲散劳动力。
于是在2010年,占地500亩的农耕文化园也建成开园了。浓缩的江南水乡、农耕文明走廊、休闲农庄……同年,农耕文化园入选苏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也成为了张家港唯一一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在这里工作,全年收入能有五万多元。”村民自豪地说。2018年全年,永联村游客数达100万人次,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
农耕历史文化区
动物养殖区
“最核心的是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永联小镇让村民住进了楼房,农耕园解决了村民的就业,然而在吴惠芳看来,“农村要实现基本现代化,最核心的是人的现代化。”
要转变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让村民素质也变得现代化,是场“硬仗”。吴惠芳回忆,刚入住后,有村民把园林公司的枯树枝捆成柴火带回家中;将小区刚刚种植的景观植物挖掉,种上小葱和蒜苗;为节约用水,到景观河里洗拖把等。“村民们有艰苦朴素的思想,但方式仍然比较传统。”吴惠芳说。
于是为提升村民的文明品德、破除陈规陋习,他开设了“文明家庭奖”,用积分制的方式,从遵纪守法、社会公德、计划生育、物业管理、劳动就业五个方面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并将考核成绩与“文明家庭奖”的奖金挂钩,被扣分的村民扣发奖金。同时,扣分还要实现村民联动,被扣分村民所在的小组,每个村民也要被扣分。“要让不文明行为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满分家庭则可每人获得一千元奖金。每年发放的“文明家庭奖”奖金共计数百万元。
此外,吴惠芳还重视基层民主,在他的带领下,永联村形成了民主协商议事的科学办法:代表大会议大事,议事团体议难事,楼道小组议琐事,媒体平台议丑事。“老吴书记富了我们的口袋,小吴书记富了我们的脑袋。”村民们这样说。
“百姓的事无小事”
多年来,吴惠芳的电话号码从来没变过,永联村村民都知道。无论村民有什么事,只要找到吴惠芳,他都会一一帮助解决。家中漏雨、路边广告牌撞倒……村民找他办的事他也记不清有多少。
他回忆道:“有一天我走在路上,一位女同志从很远跑过来,说‘小吴书记我要谢谢你,你帮助我太多了’。”面对这位村民的感谢,吴惠芳竟一时想不起发生了什么事。说着说着,村民竟哭了起来:“谢谢你帮我找到工作,现在我们一家都过得很好。”
帮助村民的事情太多,村民们都将感谢牢记在心,吴惠芳却早已没了印象。
“百姓的事无小事。”他常说。除了村民请求帮助解决的事情,吴惠芳在走访中,主动发现、解决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更多事情。
村里的一些老年人卧病在床,子女白天还要上班,老人的午饭就成了问题;比较年轻的职工一般5点后才下班,而子女4点半就放学,放学后没有人接,也没有人管。于是,吴惠芳注册成立了永联为民基金会和志愿者联合会,在村内募集资金,招募志愿者。这样,由基金会提供经费,企业后勤公司帮助免费加工,志愿者负责把午饭送到卧床老人家中。职工子女放学后,则由志愿者接到“红领巾驿站”,为他们辅导功课,直到父母下班后全部接回家为止。如今,永联村12000余名村民中,有3000余名都是志愿者。
志愿者在“红领巾驿站”辅导小学生功课
吴惠芳作为志愿者参加环保骑行宣传志愿活动
“只要是对村民有利的事情,就要坚定地去做,能看到村民期待和信任的眼神,就够了。”刚从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载誉归来的吴惠芳,在永联村这块热土上,还将继续用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建设家乡的“第二战场”。“要把永联村连续五年获评‘全国文明村’的基础上,建设得更加现代化,让村民的文明素养得到更好的提高。”(部分图片由黄智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