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永联村官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吴惠芳:破解新时期发展难题 永联以工业化发展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

来源: 日期:2019-03-11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做客新华网2019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新华网 唐杨摄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戚轩瑜)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做客新华网2019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在谈到永联村的建设标准发生变化的缘由时,吴惠芳表示,这与国家的战略大局是同频共振、遥相呼应的,现在的永联要确立乡村振兴的标杆典范,争取在2025年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主持人:2005年,您从部队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永联,投身新农村建设。当时您一回来就组织村里的工作人员绘制永联村地图,十多年来这张地图也被不断修改。现在回过头看,您觉得这张地图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哪里?

吴惠芳:这张地图经过十多年的变迁,永联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农民从原先的农屋搬进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永联小镇,入住了美丽的江南小镇,家家住上了大产权房。不仅农贸市场、小学、幼儿园以及商业街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同时也保障了当地农民充分就业,就地实现了城镇化,离土不离乡。

另外,永联村的现代农业在整个农村当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我们以先进理念、高科技设施,建设了4000亩苗木、400亩蔬菜、3000亩粮食、100亩水产养殖基地,以及500亩农耕文化园,全村8000亩耕地实现了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经营管理,也推进了永联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些变化都体现在地图上,是当年进行了规划的,现在也一一落到了现地,变成了现实。



主持人:从提出新农村建设“六个化”标准,到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四美”标准,您先后提出的这两个永联村建设标准分别源于当时什么样的社情民意?这其中是否也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新农村建设重点的变化?

吴惠芳:2005年,中央发出建设新农村的号召,我敏锐地意识到国家正在为农村发展规划新蓝图。我们永联地处苏南地区的农村,有着我们自身的特点,在农村队伍当中是走在前列的。如何建设新农村,我们觉得要确立更高的目标和标准,因此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永联的奋斗目标。

当时,我结合永联村实际,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六个化”标准,即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就业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规范化、收入方式多样化,全面推进永联新农村建设。对标农村基本现代化高标准建设,2013年,我们的发展目标又升华为“产业美、生活美、生态美、素质美”的“四美”标准,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

从“六个化”到“四个美”标准,其实这与国家的战略大局是同频共振、遥相呼应的。国家指出要在2035年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我们又一次响应号召,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就是要树立乡村振兴的标杆典范,争取提前10年,在2025年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

主持人:永联村已成为中国农村城镇化的鲜活案例,永联村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难题,如何解决的?

吴惠芳:近年来,永联村遵循“以工业化发展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的方针实现村民共同富裕。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困扰、困难与困境,首先体现在管理上。曾经,永联也出现过红绿灯当摆设、路边摊贩招摇过市、食品安全无法保证等问题。为此,我们积极争取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下沉,上级政府在永联派驻了公安、城管、卫生、交通等执法部门,村里享受到了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均等化。

另外,我们农民入驻永联小镇后,永联村将农民手中的土地统一流转到村经济合作社,实现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管理。那么,我们的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以后,他们到底干什么?因此我们如何解决这些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是我们党委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就地城镇化,我们建设农民创业园,成立劳务公司,发展乡村旅游和街区商业等,保证农民充分就业,让他们个个有工作,在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中共享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我们还设立了“文明家庭奖”,考核村民的职业道德、文明品德。今年,我们创新以积分量化文明元素的方式,颁发金质、银质家庭奖牌,表扬先进、鞭笞落后,发挥了巨大的引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现在我们永联老百姓,应该说慢慢地适应了城镇化的生活环境、城镇化的生活方式,享受着快乐、健康、幸福的城镇化生活。永联村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探索形成新的乡村治理模式。

主持人:永联村在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探索形成新的乡村治理模式,请您给我们描摹一下永联未来的美好图景。

吴惠芳: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不久的未来,我们将把永联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努力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率先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

主持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带来什么建议?

吴惠芳:今年,我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带来了三个建议。一是建议修订经济合作社会计制度;二是建议政府整合资源,设立群众诉求服务中心;三是建议发挥税收对农村发展的调节功能。第三个建议,我认为很有必要。为了汇聚支持乡村振兴的各路力量,我建议对积极支持农村发展,投资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公益事业的资金,给予税前列支,或者在税收中抵扣,这样,一是增强了集体经济组织从收益中出资建设公共事业的合理性;二是可以为报答家乡,投资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农民企业家,提供法规保障;三是为广大企业,特别是地处农村的企业,出资建设农村公共设施,提供政策引导和法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