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8-11-02
老穆晒跑马奖牌。 黄智强 摄
老穆在做交通志愿者。黄智强 摄
每天长跑已成为老穆的生活方式。井维娥 摄
□本报记者 井维娥
老穆说,他的美好生活,是从退休开始的。
老穆说,他们这一代人,年少时,虽说没有学习的压力,但家中兄弟姐妹多,贫苦的生活、繁重的家务,让他们过早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走进社会,为了生活脏活累活都抢着干;结婚后,经营家庭的劳心劳力,抚育儿女的艰辛;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负累,让他们难得舒心地喘口气。
老穆说:“退休后,我有了大把的时光,有了够用的退休金,才真正享受生活。”
老穆全名叫穆松山,永联人。虽然年近70,但他依旧鹤发童颜、精神抖擞。
更让人佩服的是,退休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做公益;第二件事是跑马拉松。他是“永联志愿者队伍里年龄最大的男性志愿者”、“永联跑吧里年龄最大的跑步爱好者”。
热心公益,传递温暖
年轻的时候,老穆在钢厂工作,因为工作不慎,左手的中指被机床轧掉,他倒挺乐观。“干这种活哪有不受伤的?手指被轧掉了整天不开心也没用,干脆我就不管它,随它去吧!”平时生活中,老穆也是这样一个乐观的人。
为了实现退休以后的人生价值,让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穆松山参加了“美丽家园”、“文明交通”、“331安全宣传”等10多个志愿项目。“公益就像一盏灯,照亮我的生活。”老穆告诉记者,参加志愿者,是从有一年捡钱的经历开始。“我去买菜,看到人家掉了150块钱,后来我就送到他手里。从那时候起我就想做志愿者,为人民服务,做点好事。”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穆松山来到永联爱心驿站加入了爱心队伍,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如今,老穆主动为社区分担责任,做好社区图书馆管理,帮助有困难的年迈居民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为老年房居民送饭、晒被子,定时去学校做志愿者……
穆松山平时喜欢文艺,退休以后,他为社区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社区居民喜欢跳广场舞,他先后两次自费购买广场舞音响,每天准时准点主动为居民播放音乐。社区有个志愿者文艺队,不管到哪里演出,他主动承担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从没有怨言。始终坚持“退休不褪色,老有所为献余热”。平时,他经常参加文艺活动,他还自学掌握了打鼓、舞龙等技艺,并多次参与各种文体活动。
“只要能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周围的人,对他人友善,他人也会还你一个微笑。”目前,老穆的志愿服务时间已有1200多小时。虽然年龄大了,但做志愿服务的时候,他看上去总是那么活力满满。
崇尚运动,热爱跑马
如今,跑马拉松成了老穆退休生活的一大亮点,南京、上海、苏州、镇江……“每次去各地参加‘跑马’,我都会在当地停留一段时间,感受那里的风景和风情。”老穆说,退休之前想去各地旅游,没想到喜欢上了马拉松后,旅游也一样没有落下。
因为共同的兴趣,2017年,喜欢跑步的老穆加入了永联跑吧,是目前跑吧中年龄最大的跑者。每天凌晨5点,沿着永钢大道跑步十公里成为老穆铁打不动的习惯。“生命在于运动。除了刮风下雨,我每天都会坚持跑步,并准备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
老穆说,前些年,刚开始跑步时,跑个一二公里他就气喘吁吁,后来经过一个月的锻炼,老穆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去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场全程马拉松。如今他已经跑过南京、上海、苏州、张家港等多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了。“一跑起来,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老穆说。在老穆看来,长跑是他生命的第一需要。因为他把跑步作为一种生活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在穆松山家里,翻开一摞国际马拉松比赛成绩证明书,打开一个塞得满满的奖牌包装盒,老人的辉煌战绩便可一览无余。
永联跑吧负责人卢江红告诉记者,每次跑马,老穆都会用灿烂的微笑和白色、橘红色相间的运动服,成为了整个马拉松最亮丽的风景线。“虽然他暂时还没获得过名次,但每次跑马下来,老穆都如超级英雄般耀眼,因为他给很多老年人树立了保持健康的榜样。” 让老穆最开心的是每次跑马拉松,永联跑吧的跑友们都会一起从张家港出发,共同抵达另外一个城市,车上那种欢声笑语、跑马期间那种温暖镜头,才是他最珍贵的东西!“我计划每年跑5场马拉松,马拉松给我的退休生活拓宽了视野、增添了乐趣。如果身体允许,我希望跑到80岁。”老穆笑着说,晚年生活有了跑步,让他有一种重返青春、重获激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