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永联村官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以“五大转变” 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 日期:2018-08-31


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 吴惠芳


改革开放40年,乡村振兴看永联。从张家港市最小、最穷的乡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永联小镇”,永联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回顾40年来的发展, 1978年的“两件大事”给永联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一是吴栋材作为第五任党支部书记、第七代工作组长,带领全村老百姓发扬长期以来凝集成的敢作敢为、团结拼搏精神,使永联小村变大村、穷村变富村;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永联人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打开了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去年,永联老百姓人均收入45800元,全村销售收入405亿,利税70亿。现代企业永钢集团、现代化农田小镇和8000亩的耕地,构成了一幅中国农村现代化图景。


永联走过的路就是乡村振兴之路。思想大解放,村庄大发展,思想小解放,村庄小发展,思想不发展,农村没发展。通过解放思想,永联在五个方面发生转变:


一是村企合一向村企合伙、村企合作转变。村企合一曾是永联富起来的成功之路。发展初期,企业为村的发展提供资金,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土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民、企业的权利意识增强,这时候必须通过明晰产权、管理分明的手段走产权清晰、村企分离之路,实现村企合作、村企合伙。


二是政企合一向政经分离转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共同体。为了实现产业兴旺和乡村文明建设,永联通过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召开社员代表大会、组建经济合作社等,把经济职能从村民委员会中剥离出来,充分发挥经济合作社的经济功能。


三是村民委员会组织下的村民自治向居民委员会体制下的居民自治转变。永联小镇建成后,吸引了一些外来人口在永联购房定居,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变化,相应的出现一些社会治理上的问题。有个别外来人员和村民发生矛盾,村委会前去做工作,都被“我又不是本村人,你凭什么管我”给噎了回来。有鉴于此,2011年4月,永联小镇成立了永和社区,行政关系隶属于镇政府、承担社区计划生育、民事调解、征兵服务等社会管理职能。这样一来,有效破解了外来人口管理的瓶颈,同时也保障和维护了村民和外来人口的权益。


四是小村庄办社会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农村富裕起来后,村内逐渐遇到一些发展障碍。在医疗方面,村内无专业化的医生,解决不了村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农贸市场秩序杂乱,带有农药残留的果蔬在市场内销售。自小村庄转变为公共管理后,村内建设了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商场等设施,小镇的基础设施逐渐得到完善。最终,永联形成了“村归村、镇归镇、管理归管理、资产归资产”的农村管理格局。


五是行政一元化管理向社会组织协同管理转变。永联注册成立了为民基金会、爱心互助志愿者联盟会和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并以“五网合一”的方式为社区提供网格化管理,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务实的举措,推进了社会文明建设和单位整治,进一步提升了城乡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同样是苏州40年发展的样本,吴中高新区、长桥街道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集体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及省市前列。解放思想、深入实践,大胆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福利、为社区谋发展。同时,社区治理在必要阶段应当建设惠民服务中心、社会文明联合会,以此推动社区社会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