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8-07-27
本报记者 张玉琢
从苏南的“苏北”到苏南的先锋,张家港在改革开放40年间声名鹊起叫响江苏,全国百强榜上亦名列前茅。
作为江苏省张家港市领头羊的杨舍镇,经济飞速发展,现代化进程更快。可是,富起来的口袋,一度没有为杨舍人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后来,实行村民、居民自治,方摆脱了“口袋富了脑袋没跟上脚步”的窘境,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火车头作用。可十几年间,城市化加速,社区居委会取代了村委会,农民成了市民,外地人口聚集,甚至几倍于当地户籍人口,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务日益扩增,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干部群众对村民自治这一灵丹妙药出现了“审美疲劳”,一些村居甚至出现了流于形式应景的新问题。
……
议事协商依托专业支持
永联村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利税78亿元,年人均纯收入45800元,弄不好,容易滋生“富贵病”。治理这样一个堪称全国之最的“富村”,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
吴惠芳担任永联村党委书记,转业前是部队副师职干部。在军队转业干部中,师职干部到一个村任书记在全国也不多见。而在这一岗位,他对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社会治理上的探索又一次打破了常规。
2006年,永联村实行村民集中居住后,新建成永联小镇,现常住人口2万余人,其中村户籍人口1万多人,外来人口1万多人。村集体共同拥有8000亩耕地、251个门面店、永钢集团25%的股权。
一方面,永联村将村民委员会行政管理职能剥离出来,2011年4月,永联小镇成立永合社区,永联村民与外来人员形成生活共同体,实行居民自治。
另一方面,永联村将村民委员会经济发展职能剥离出来,选举产生239名社员代表和理事会、监事会,明晰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社会公共管理交给社区居委会,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以达到社区的和谐文明、公平正义。
永合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抓手,实现五网融合,社区共治,资源共享,将永联小镇8个园区划分为4个网格。支部建在网格上,在4个网格上分别建立党支部,共267名党员。
同时,每个园区设立党小组,每个楼道都有党员中心户。五类服务进网格,由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专业社工机构、党员队伍、物业公司和居民骨干深入网格,分别提供社区执法服务、社工专业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物业有偿服务和居民监督服务等五类服务。
此外,2017年起,南丰镇以每年170万元将除党建、自治以外的72项职能打包,由惠邻社工机构承接,向各村(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引入专业社工8名,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服务。
永联村从管理到治理的重要标志是从“为民做主”转到“让民做主”,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和永合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议大事,议事机构议难事,楼道小组议琐事,媒体平台议丑事。在四个层面,开展民主协商议事,促进社员、居民参与到治理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仅经济收入体面,而且居住的社区更加和谐,犹如桃源世界,其乐融融。
苏州市委副书记朱民对张家港探索的新方法赞赏有加。他带队在永联村开现场会,当着110多位市区镇(街、乡)三级主要领导干部的面,要求学习张家港深化村民自治经验,推广城乡“议事会”做法,把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苏州率先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