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8-03-14
我苏网讯 江苏广电总台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推出《奋斗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全媒体访谈,邀请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走进直播间,和您一起关注盛会、畅议国是。
本期走进演播室的三位嘉宾:
访谈现场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就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出了安排部署。本期访谈的话题围绕“发力乡村振兴”展开。三位嘉宾心目中,美好乡村的图景是什么样的?
……
【吴惠芳:乡村振兴的亮丽风景】
吴惠芳代表分享的关键词是“乡村振兴”。文明应该是乡村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让农民富口袋;更要精神文明,让农民富脑袋。这些年我们通过教育引导,村民转型化新型的职业农民、文明的市民、合格的公民,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民风,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五个“振兴”中的第一条就是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江苏作为农业大省,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新实践?
在南通海安,雅周镇的养殖大户施浩平去年和当地的一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签订了协议,鱼苗从公司购买。什么时候进塘,用多少饲料,公司都有细致的规定。只要按要求喂养,产出的成品鱼就由公司以保护价全部收购。施浩平说,这样一来,养殖户就不需要去外面跑市场,降低了养殖的风险。
近年来,江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订单农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17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4076.7亿元,增长2.2%。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8元,增长8.8%。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八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到2.28: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农村产业兴旺可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花,生活也会更有奔头。而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也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意。怎么样更好地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村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呢?
……
【吴惠芳:三产融合 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吴惠芳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我们要充分发挥农业的观赏功能、体验功能、文化功能,发展乡村旅游。去年到永联村的游客近100万人次,全村农业全产业链上的总收入超过2个亿,村民人均收入达45800元。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农业要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在我们农业的提质增效上下工夫,提升我们农产品的附加值、全要素的生产率。
……
未来五年,我们将通过一揽子的举措,2022年江苏全省能建成1万个左右的美丽宜居乡村,能够保护一千个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另外培育500个极富特色的特色田园乡村,所有的村庄都要达到环境整洁村的标准,并且能够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吸引要素资源向乡村流动,这样为乡村振兴汇聚新动能。
【吴惠芳:构建治理体系 激发振兴活力】
吴惠芳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有效举措。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经济合作社的功能作用,确保村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马庄村调研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要物质和文明一起抓,特别是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中,怎么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吴惠芳:塑型铸魂 焕发文明新气象】
吴惠芳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型,又要铸魂。这个我们体会太深了。经济要发展,精神一定要文明。精神文明也是靠抓出来的,我们把年终分配与精神文明挂起钩来,有效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了良好的乡风、民风、家风。新时代,随着集体经济地快速增长,我们要更加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南京大学的韩从耀教授在南通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记录了南通11个乡村的影像资料。在访谈现场,南通市长韩立明将这份资料送给了省住建厅周岚厅长,希望能给那份提案提供一些佐证。对此,周岚说,我们在城镇化、乡村振兴的剧变年代,记录下来就是未来的历史。我觉得南通很有创意,乡愁记忆影像志,也是对我们工作非常好的一个深度阐释。乡愁记忆确实是要用多元化的载体来表达,有档案、乡村的影像志,也有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也有通过传统村落的保护,深入其中更真实地感知触摸历史。
影像里面表达的东西深入到每一个农村里的角落,农民的身上。那么,接下来在乡村治理、焕发农村活力的这件事上,有没有什么难点,下一步工作方向是什么?
……
网友“张家店小二”说,我们村也想发展乡村旅游,可是村里一没有山山水水、二没有名胜古迹。我们该咋办呢?听说永联村以前也是这样的,吴书记能不能给我们出出主意?
【吴惠芳:乡村旅游 “无中生有”出效益】
针对这个问题,吴惠芳代表回应,这位网友所说的情况,跟永联村当初的情况是差不多的。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发展旅游,就是靠无中生有”。但是无中生有,也不是盲目开发、随意捏造,而是要科学规划、策划,循序开发,乡村旅游更是如此。我们认为,在永联村,江鲜美食、农家菜肴、乡村美景、淳朴的民风,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借助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民集中居住的契机,按照江南田园风情特色,改造了生态环境,让它成为了让城里人涨知识、解乡愁的休闲乐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振兴”的总要求,进一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完整的任务书、擘画了清晰的路线图。只要我们按照这一最新部署;以奋斗者的姿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长远眼光,谋划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写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那么,“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美好期许就一定可以早日变为现实!
原文:http://news.jstv.com/a/20180313/1520947458480.shtml
上一篇:引好“千条线” 当好“一根针”
下一篇:乡村振兴不能忽视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