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永联村官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永联,书写“两聚一高”新答卷

来源: 日期:2017-01-17

□本报记者 余继峰 钱叶飞


这两天,永联村村民陆章平家收到了村里发的两个特别的新年“红包”,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一张3.7万元的存单。房子是永联村为村民建的福利房,每平方米只要500元,这是永联村第12次分配福利房,共有235户符合条件的村民受益。


“2016年,永联村村级可支配收入达1.4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4.2万元。”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去年以来,永联村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创新、村民就业增收、区域社会文明建设等,以优异的成绩交出了一份‘两聚一高’的永联答卷。”


创 新


让集体经济迸发活力


“永联村拥有永钢集团25%的股份,永钢集团是永联村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载体。2016年永钢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10 亿元,利税超18亿元。”永联村党委副书记、永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吴耀芳说,“加快转型升级是永钢集团的战略主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


永钢集团明确了“三三四”(即特钢、优钢、普钢比例分别为30%、30%、40%)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加快产品提档升级,根本在于技术创新和攻关。2015年初,永钢集团制定了《创新奖管理办法》,将创新成果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有效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了大众创新的良好氛围。2016年,永钢集团共获得国家专利186件,共有109个新产品投放市场,优特钢销售占比提升到29.2%。其中,弹簧钢、工具钢、合金结构钢等新品销售较2015年增长380%。依托个性化产品、优异的质量和服务,永钢集团的产品被用于田湾核电、连镇铁路等重大工程。同时,先后打开了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市场。根据海关数据,去年1~10月份永钢集团螺纹钢出口总量全国第一,长材出口总量位列全国第二。


除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也是永联村加快发展的重要法宝。去年,永联村先后对村里的酒店、物业、景区、现代农业等单位进行了转制承包,有效提升了员工积极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永联小镇度假区去年共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实践证明,员工利益与单位的效益捆绑得越紧,积极性、创造性就越高,集体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为村民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


改 革


为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1月1日,永联村永合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标志着永联村社会治理迈出了崭新的步伐。“将永合社区的行政服务和社区服务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顺应时代和形势要求,能有效克服和解决当前社区治理中的一些突出现实问题。”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在签约仪式上说。


张家港惠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了永合社区民政、计生、综合治理、妇女儿童、老年人等31大类104项职能中的72项,同时,协作永合社区共同开展14项职能。永合社区仅保留了党建和居民自治、监督考核等21项职能。“社区服务社会化之后,永合社区与社会组织形成了甲乙方关系,社会组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来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社区则可以通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考核、指导,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徐丹说。


张家港惠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社区后,整合了永联村的物业公司、为民基金会、志愿者联合会等资源,对一站式大厅进行了升级。同时,将整个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内构建起了党员服务网、居民监督网、物业服务网、社工服务网。“现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服务很全面,基本所有事项都能帮我们解决,而且工作人员很热情。”


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办事的村民面带笑容地向记者说道。


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培育和发展了为民基金会、志愿者联合会、惠民服务中心、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惠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他们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永联村“党建引领、区域协同、民众参与、依法办事”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共建共享


让老百姓感受发展的温度


共建共享是永联村40多年建设发展的动力源泉。近些年永联村依托雄厚的集体经济,先后为村民建立起了生活补助金、尊老金、奖学金等10多项福利保障机制。“我们即将投入5437万元进行年底分配,加上平时发放的补助,2016年共计将有8227万元用于二次分配。”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常务副社长宋兴祥向记者介绍道。


“过去集体经济富裕,人均分配较高,较好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近些年来,我们在共建共享、共同致富模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创造经营商机等,鼓励村民就业创业,勤劳致富,逐步让集体经济分配成为了锦上添花之作,有效增强了村民的持续增收能力。”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


永联小镇北街的宾家旅社,是永联村3组村民何咏梅开的。“近些年,永联村旅游快速发展,游客逐年增加,我们生意比较好做,收入也可以。” 何咏梅和记者说道。像何咏梅这样在永联自主创业的村民还有很多。永联小镇上有251个门店,都是村里的集体资产,同等条件下优先出租给永联人。同时,永联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农业全产业链为牵引,来创造更多的商机。如今,景区内的摊点、作坊都是农民致富的平台。永联村还建了农民创业园,按每年每平米40元出租给农民,水电气通到门前,鼓励农民创业。目前,已有18户农民创办了小厂。


“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一个家庭的根本。”吴惠芳说,“我们要让永联的孩子从小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为他们打开一扇走上更高层次和更具社会竞争力的大门。”近些年,永联村先后三次对永联小学进行了异地重建,大大提升了硬件设施水平。同时,永联村与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联合出资在永联小学成立了荷风管弦乐团,让孩子从小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此外,永联村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获得毕业证及学位证的本一、本二院校毕业生可享受每人5000元的奖学金,“985”院校毕业生可享受每人10000元的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