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6-11-04
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 吴惠芳
农村城镇化建设,既要有城镇化的基础设施,更要有城镇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全方位实现人的城镇化。
农村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2005年,永钢集团员工近600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37人,根本满足不了企业提档升级的要求。我一方面提议大幅提高大学生员工待遇,同时,与人事处的同志一起到全国各地的大学“吆喝”。从此以后,我们每年招收的大学生员工都在300名以上。为了留住人才,我与人事s部门一道,把企业员工队伍分类,并建立了相应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公开竞聘制度,每年进行评比表彰并设厚奖,还建设了大学生公寓楼、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和条件。如今,集团公司11000名员工,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了24%,而且多数已成长为核心骨干,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6年,我们村开始建设永联小镇,农民实行集中居住,土地统一流转,由村经济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管理。离开了土地的农民,干什么?除了土地上的流转费,农民增收靠什么?我认识到,必须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于是,我与村委会的同志们一起研究决定,注册成立劳务公司,把永钢集团内保洁、保绿、保安等低学历要求的劳动岗位剥离出来,作为劳务人员的就业岗位。这些年来,劳务公司员工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928人。
有一次外出参观,我发现乡村旅游也是带动村民就业的有效办法。我们有一个渔业队,可以开发江鲜美食;我们有农耕文化,可以让城里人到我们永联来长知识、长见识。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和策划,江南农耕文化园的方案就“出炉”了。请人规划设计之后,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把占地500亩的江南农耕文化园建了起来,还在永联小镇上打造了一条江鲜美食街。现在,永联旅游公司共吸纳员工424人,去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乡村旅游给永联小镇带来了人气,小镇上三条街面每年租金收入达1000多万元。去年,国家旅游局还授予了我“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的称号。
其实,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对于村庄治理更加重要和紧迫。长期以来,永联村在管理上实行的是村企合一。随着村和企业的不断壮大,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了出来。理顺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我提出并推动实施了村与企业在管理上的分离,同时,把村干部也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剥离出来,建立自成体系的薪酬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资产和财务也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专门成立了财务管理部门。从此,村企各自成为独立的主体,理顺了相互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村与镇之间的管理关系问题。我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陈述原因和建议,很快,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我们永联村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去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内,永联村作为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向全世界进行了展示和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