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永联村官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现代科技助力永联“天天鲜”

来源: 日期:2016-03-11

每年亩产生态蔬菜超10吨——

现代科技助力永联“天天鲜”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记者走基层


□本报记者 王会信


“自从引入了这套农业物联网系统,我们种菜就像玩‘偷菜’游戏一样了。”日前,在南丰镇永联村“天天鲜”蔬菜种植基地,技术员严红卫向记者演示电脑种菜程序。


严红卫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解释说:“比如今天要为12号大棚的蔬菜浇水,我点开12号的通路,然后再把12号棚里的阀门打开,然后再点开离心泵,水就流向那个大棚了;如果需要施肥,就再把营养液开关点开,液态肥就灌溉进去了。基地将现有53个大棚分成9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不同大棚,每个大棚安装电动阀门,可在电脑显示器上直接控制阀门开关使得水液进入不同大棚。电气及自动化灌溉系统通过电脑显示器,可直接控制营养液或清水进入不同区域的大棚,实现大棚自动灌溉,还可设置不同营养液与水的配比值。”


水肥一体自动灌溉系统,可以按照作物生长各阶段的不同需求,将肥料和水配兑成营养液,然后通过灌溉管道适时适量地输送给作物。“为了使整个系统能有效运作,基地建设完善了供水、供肥、自动精准灌溉施肥、灌溉管网四大核心设施。”严红卫告诉记者,“这个20立方米的水箱,是用来蓄水的。肥料供应系统由1个鸡粪肥罐和5个营养液罐组成,鸡粪液肥来源于鸡粪无害化处理后的液肥,通过管路输送到鸡粪液肥水箱,鸡粪液肥水箱出口增加计量泵系统,泵后管路通向5路主管,并通过阀门控制进入不同主管。营养液由营养肥料与清水配兑而成,共有5个营养水箱,各对应两路主管,并可互补使用。电动球阀切换系统共设置有17个电动阀门,可以相互切换使得主管路水液流向不同区域,通过显示器直接控制阀门开关相互切换。”


据介绍,在使用这套系统之前,要完成基地220亩的蔬菜地的灌溉施肥工作,需要5、6名人员工作2天。2014年初,“天天鲜”基地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引进了蔬菜基质栽培和水培种植模式,利用防虫网、杀虫灯、粘虫板等多种病虫防控设备,如今只需要1名人员工作1天就能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通过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基地做到了光照能调节、温度可精确控制、水肥按照作物需求规律精准供应、病虫绿色化防治,保证了农产品的优质安全。”蔬菜基地负责人夏彭飞说,与其他常规设施相比,连栋大棚蔬菜基地的蔬菜产量可以翻一番,基本实现了蔬菜的全年不间断生产,每亩地年产生态蔬菜超过10吨,而且达到了高产、优质、安全有保证的目标。


“天天鲜”蔬菜种植基地还利用蔬菜基地产生的菜叶作为鸡、鸭、羊的饲料,鸡、鸭、羊粪又可以作为蔬菜种植最好的有机肥料,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绿色蔬菜种植+生态养殖”的立体农业种养殖模式优势也已凸显。目前,合作社散养家禽10000余羽,养殖山羊50余头。


为了提高蔬菜品质,“天天鲜”蔬菜种植基地除了在农药与化肥的使用上严格遵循绿色食品标准外,还引进荷兰熊蜂进行自然授粉,保证了蔬菜的原生态品质。夏彭飞说:“像现在一个大棚平均是3亩地,我们用两盒共80只这种蜜蜂进行授粉,使番茄类等自然坐果,这样更能保证农产品的原生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