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永联村官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国乡村何以惊艳米兰世博会

来源: 日期:2015-08-18

在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上,位于长江之畔的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作为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杰出案例在中国馆展示,亦是本届世博会唯一参展的中国村庄。江边小村缘何惊艳世界?乡村文明怎样辉映城市之光?

自信:我的名字叫“中国农村”

此次米兰世博会以“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为主题,也是历史上首次以农业、农村为主题。永联村作为唯一参展的中国村庄,向世界呈现农村、农民、农业发展新面貌。

“这是一次展示中国城镇化建设发展道路自信、农民生活文化自信和农业发展科技自信的生动舞台。”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说。

半月谈记者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现场看到,运用声光电技术打造的弧形展板上,一幢幢现代化工厂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道路,山清水秀的风光,皆在向世人展示永联村工业反哺农业、多元产业并重共进,村民快步走上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模式。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耀芳介绍,永联村的城镇化建设展项布置体现了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多元化,永钢集团拥有钢铁、重工、物流、建设、金融、旅游6个产业板块。二是农业现代化,永联村8000亩耕地上仅有215个农业工人,实现了“鼠标种地”。三是生活城镇化,永联村高标准建设了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并配套建设了公共设施。四是保障均等化,建立健全了多项机制,促进村民增收,年人均收入达3.8万元。五是管理法治化,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

自强:知耻而后勇铸就魅力永联

永联村1970年在长江边围垦建村,当初只有254户、700多口人、近800亩地。直到1978年,仍是全县最小、最穷、最乱的一个村。改革开放后,吴栋材带领全村社员起早贪黑,将低洼地挖成鱼塘养鱼,当年就创造了2万多元利润。随后,吴栋材又带领村民创办了水泥预制板、水磨石、玉石加工等8个作坊式小厂。1984年,村里又创办了轧钢厂,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014年,永联村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58亿元,利税18亿元,各项建设指标名列全国行政村前茅,成为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鲜活案例。

随着时代发展,永联村积极推进由“村企合一”模式向“村企合伙、村企合作”模式转变,实现了村企分离。

“村企合伙是指永联村占永钢集团25%的股份,其他75%由永钢集团经营管理层持股,使村民和股民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村企合作是永钢集团和永联村互相支持、互相合作。比如永钢集团把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剥离出来让村民就业,使永钢集团的劳动支出变为村民的劳动收入。”吴耀芳介绍说。

如今的永联,成立了社区,修建了文化中心、图书馆、永联戏楼,月月有演出、周周放电影、天天有戏看,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永联还拥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10.5平方公里的村域内,小镇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构成了一幅中国特色农村现代画。66岁的村民薛栋华说,有生之年在永联这片土地上圆了城市梦。

面对经济新常态,永联如何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吴耀芳认为,诀窍就是共建共享,与村民携手,同步向前,让企业和农民都得实惠。路径之一是村办企业永钢集团的转型升级,打造华东地区精品钢材基地。同时还要培育发展好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强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自省:精神文明高地建设仍在路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永联村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进一步理顺村企、村镇、村社、政经等利益关系,逐步形成“党建引领、五位一体、区域协同、依法治理”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米有录说:“永联的发展模式代表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从产业化到城镇化再到现在的治理结构,对全国有普遍的示范借鉴意义,也预示着未来整个社区发展的趋向。”

物理空间和社区治理结构发生改变后,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推陈出新必要而紧迫。永联村党委副书记吴惠芳告诉记者,村里开办老年大学、社区学校、村民夜校等,进行如何使用煤气、乘坐电梯、住房装修、养生保健等培训,尽快让村民学会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吴惠芳说,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终点,培养有智慧、有爱心、有能力、有大局的新型村民,永联仍然在路上。(半月谈记者 刘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