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4-11-03
本报讯 昨晚,由湖南省湘剧院创排的湘剧高腔《谭嗣同》在南丰镇永联文化中心上演,第六届(张家港)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也迎来了首场兄弟剧团的优秀剧目。
湘剧《谭嗣同》共分10场,演绎了谭嗣同英勇就义前的一段生活,重点表现谭嗣同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拯救民族苍生的赤子情怀。故事从光绪帝向天下昭示变法的决心,谭嗣同被感召,赴京见光绪帝讲起,其间穿插了谭嗣同与妻子的深情离别,在军机处舌战朝廷守旧派,最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满,以斗蛐蛐为由,将光绪帝软禁于瀛台,将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康党抓捕归案的故事。
整场剧目情节跌宕起伏,高腔铿锵有力,刻画出男主角——谭嗣同身上湖南人固有的“倔犟”以及个性中的柔情。最终,谭嗣同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大笑着走向刑场,观众无不热血沸腾,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全剧的最高潮是,当老家丁和梁启超劝说谭嗣同逃走的时候,谭嗣同留下了一句“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唤后人”来表达他赴死的决心,这句台词连念两遍,在场观众顿时掌声雷鸣般响起。
谭嗣同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怆的一生。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唯有变法,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但因触及晚清政府的地位,导致变法失败,谭嗣同舍生取义,不愿逃离海外,年仅33岁的他英勇就义,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观众王玉军感慨地说:“谭嗣同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谭嗣同》执行导演周亚男告诉记者:“谭嗣同是我们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典范式人物,用湘剧去演绎他的伟大事迹是天作之合,湘剧独有的沉郁和苍凉感最能反映谭嗣同的全部精神内涵。”
据悉,《谭嗣同》创作于2010年,由编剧钱珏根据湘籍剧作家盛和煜的历史小说《崩霆琴》改编而成,由谢平安执导,王阳娟、邵展凡、庞焕骊等中青年演员担纲演出,此剧曾获2012年湖南“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第四届艺术节金奖和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现已演出近150场。
上一篇:永联景区获评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