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4-07-07
作为闻名全国的经济强村,永联村在壮大经济的同时,始终将拉平文化差距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张家港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推进“书香城市”建设的意见》,我们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升村民职工文化素养,扮新扮靓现代新农村。
一、强化投入,丰富阵地,让书香飘满村庄。
为保障全民阅读活动长期有效开展,我们在阵地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建设模式。一是加强主阵地建设。我们先后投入三百多万元,建立了全国藏书最多的村级图书馆——永联图书馆,主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设有服务区、期刊区、藏书区、阅览区以及拥有50多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区,里面收藏了社会科学、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农技百科等22大类约40000册图书,征订了《今日中国》、《环球人物》、《读者》等200种期刊以及《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60多种报纸。二是精心打造阅读网格。强化主阵地建设的同时,我们向生产一线、集中居住区、生活集中地延伸,相继在永钢炼铁厂、炼钢厂等生产车间和职工集宿中心、居民社区,分别设立图书分馆、图书角和电子阅读点。通过“以点带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阅读网格,从硬件上为营造浓郁的阅读文化氛围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不断努力和积极探索,永联图书馆的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职工书屋”、“2012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等荣誉称号。
二、资源上延,服务下探,让服务温暖读者。
为进一步丰富学习资源,更好满足村民职工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我们大力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永联村图书馆与张家港市图书馆实行联网运作,充分利用市馆优质资源,在服务读者上实现了通借通还,永联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还并入市共享工程网站,村民职工通过村馆即可享受到市馆的相关阅读服务,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努力推进服务下基层。随着网点的延伸,我们的服务也下探到生产一线和生活区,除在车间和集宿中心图书室由专职人员为职工提供阅读服务外,借助永联志愿们的力量,红领巾驿站为学生放学及假期提供学习辅导服务,爱心助读室为阅读困难者提供助读服务,电子信息阅览室为老年人提供电子阅读服务,让村民职工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三是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永联图书馆及各主要网点增均设有专职服务人员,均实行免费开放,持新市民卡即可免费借阅;为让外地员工更好地关注家乡发展,我们征订了二十一家省市机关报;为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设立“读者意见簿”,经常深入村企进行服务调查;为提高服务针对性,我们多次邀请村民职工参与图书采购。此外,各网点之间定期更换图书、期刊等资料,使服务网点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三、以人为本,贴近群众,让阅读点亮心灵。
为进一步调动村民职工学习文化的积极性,我们着眼村民职工的实际需求,注重引导,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阅读。
一是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在永联图书馆定期举办“期刊跳蚤市场”,既增加期刊利用价值,又满足了许多读者的收藏需求;考虑到父母有开发孩子智力和融洽关系的热切期望,与广播电台、学校合作,约请知名播音员给小朋友讲故事,举办“书香情浓·妈妈故事赛”和“爱与感恩——幸福家庭”等亲子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充满温情的温馨环境中健康成长。二是积极培育阅读风气。利用《永钢人》、永钢网及宣传栏等自有媒体,开展了“读者之星”、“书香科室”、“书香班组”评选活动,树立读书先进典型,引领读书风尚;举办“呼朋唤友·书林盟主”读书竞赛活动,依靠读者,层层发动,吸引村民职工加入读书阵营;开展职业素养提升阅读活动,引导干部队伍读好政治理论、管理科学、专业技术、人生导向“四本书”。通过相关活动的举办,“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学习氛围正在村企上下悄然形成,知识的力量也正在为村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阅读改变人生,知识就是力量。通过阅读,村民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业务本领,不断为永联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心力。
上一篇:永联发展的最大特点和最大亮点
下一篇:追梦农村现代化